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云南民大附中教育集团选派师生代表,走进云南民族大学深度参与云南省“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第二讲活动。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学生联合会、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旨在激励广大青年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奋勇向前,贡献磅礴青春力量。活动以主题授课、榜样分享等形式,为现场师生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大思政课”。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清江在致辞中表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历史使命。他希望同学们在此次思政课中认真聆听与思考,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青春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主题授课:新时代青年自我实现之路的哲学思辨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增岽老师以《新时代新征程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审思》为题,为青年学子带来一场立意深远的专题授课。杨增岽老师从哲学史上关于“青年的自我实现”这一命题切入,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分析了新时代青年自我实现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路径。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深刻阐述了理想信念作为青年成长“精神基石”的重要作用,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生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他指出,中国青年要在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中把握好个体与社会、真理与价值、理想与实践、现实与未来的辩证关系,明晰践行时代使命、历史使命和价值使命的自我实现之路。


航天报国:从“仰望星空”到“叩问苍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桂海潮以自身从滇西小镇走向航天科研前沿的经历,为学子们勾勒出一幅“以跬步致苍穹”的奋斗图景。他回顾了少年时期对星空的好奇如何引领自己踏上航天之路,以及在漫长科研生涯中面对技术难题时的坚持与突破。他表示,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扎实的知识储备与日复一日的专注投入。桂海潮鼓励同学们守护心中的梦想火种,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兴趣转化为事业,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民附师生被桂海潮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科技报国的伟大情怀深深震撼:“原来航天梦并不遥远,每一次专注的学习、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在靠近星辰。”


基层绽放:藏家儿女在雪域高原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毕业生杨章初姆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了青春在基层的另一种绽放方式。作为云南省“扶贫好村官”,她放弃城市工作,扎根家乡香格里拉十一载,从大学生村官到副乡长,走遍崩巴、新联等村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赤诚温暖民心。她始终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为目标,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的初心使命。她用质朴话语诉说:担当不仅是宏大的理想,更是扎根土地的坚守与奉献。


科技兴农:十年逐梦培育“中国月季”的“花痴博士”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淑斌带来的《一朵花的“中国芯”》事迹分享,面对高端花卉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李淑斌科研团队肩负着“让中国月季在世界舞台绽放”的使命,在无数次实验失败中坚持探索,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在云南花卉种植振兴中的使命担当。作为“产研小院”模式的创立者,他十年如一日投身月季遗传育种,在千万次失败的实验中寻找突破,最终让中国月季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密码”。



活动在全场合唱《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圆满落幕,民附师生与高校师生一同用歌声抒发“挺膺担当”的青春誓言。此次思政课不仅为青少年搭建起与时代先锋对话的桥梁,更将“担当”的信念播撒于云岭学子心间。当青春誓言与家国情怀共振,当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新时代的青年正以行动证明:每一份脚踏实地的奋斗,终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沃土上,绽放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绚丽之花。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始终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依托云南民族大学思政课程资源平台,共享高校优质师资与学术成果。不断深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民附教育沃土注入源源不断的养分,让青春的理想之根深扎时代热土,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图文丨袁从波   编辑丨乔仙丽    校对丨周兴阳   责编丨李思琪   复审丨石燕霞   终审丨任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