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是砥砺意志、塑造品格的重要一课,它不仅传授知识,更致力于筑牢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忱、培育集体观念与纪律精神。
8月30日,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2025级开学典礼暨国防教育总结表彰大会在呈贡、莲华两校区同步举行。
大会通过庄严的仪式,全面展示了同学们的军训成果,并为新学期注入了昂扬的奋进力量。五华区人民武装部部长杨翰冬部长、五华区公安分局文林派出所副所长李建华同志、五华区华山街道武装部基干民兵卜泽峰教官、云南民大附中教育集团总校党委书记杨庚西、集团总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莹等校级领导出席大会。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国旗与校旗入场,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检阅仪式与汇报表演如一幅磅礴画卷,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阵容严整、气势如虹,步伐铿锵有力,动作整齐划一,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分列式行进之间,他们目光如炬、身姿挺拔,展现出非凡的纪律性与团队精神;随后的单兵队列动作演示,更是行云流水、干净利落,每一个转身、每一次立正,皆彰显出严谨与自信。军体拳表演则将整个演出推向巅峰,拳风凌厉、呼声震天,一招一式间尽显青春的力量与豪情。整场表演不仅是一次成果的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充分体现出民附学子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时代风貌。
集团总校党委书记杨庚西、附属高中副校长马恩云分别在两校区的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同学们在国防教育中的优异表现,并寄语大家将训练所培育的意志力和纪律意识转化为求知动力,树立家国情怀,锤炼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讲话指出,民附秉承“莲花品质教育”理念,深植“莲文化”精神根脉,是一所崇德向善、求真尚美的学府,更是一片多元包容、激发创新的沃土。希望同学们在这里锤炼思辨力、激发创造力、点燃学习驱动力,以青春之名,矢志不渝,不负韶华,用实际行动诠释“民附人”的责任与荣光。
在表彰环节,学校对国防教育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进行了表彰。校领导宣读表彰名单并依次颁发了集体一、二、三等奖,并评选出“优秀教官”“优秀学员”“优秀标兵”及“优秀宿舍”等多项荣誉。
大会在《歌唱祖国》的恢宏旋律中圆满落幕。同学们有序离场,带着收获与思考重返课堂,以崭新的姿态迎接高中生活的挑战。
时光的胶片缓缓倒转,让我们将镜头重新对准那些被阳光浸染的午后,那些被汗水与欢笑共同编织的日子,重温这一段属于2025级新生的独特记忆。8月25日,新生们怀着期待与好奇开启训练之旅。从最基本的纪律要求到日常规范,同学们在教官的指导下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初识的羞涩在一次次互动中消融,友谊的种子悄然萌芽。随后的日子里,各项训练有序开展。同学们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在相互配合中培养团队默契。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持的笑容。训练内容丰富多彩,从个人素养到集体协作,从室内教学到室外实践。各班逐渐形成独特的班级风貌,休息时分,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在云南民大附属高中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思政课上,杨庚西书记以“勿忘胜利八十载,秋日扬帆向未来”为主题,为新生带来一场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杨书记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历史背景,回顾中华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艰辛历程,致敬英雄先烈,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同时,结合高中学习生活的实际,鼓励同学们快速收心、专注学习、互助共进,树立长远目标,在“莲花品质教育”理念下全面发展。她强调,高中是人生蓄力、主动成长的关键阶段,呼吁同学们以英雄精神为指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民附校园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文林派出所申渝警官走进校园,为高一新生带来一场生动的国防教育与普法讲座。他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条款,并聚焦校园霸凌现象,通过剖析真实案例,以案释法,深刻阐述了其违法性质、严重危害及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同学们明确行为边界,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共同守护平安校园。
学校特邀云南民族大学校医院卢翠京医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应急知识培训。培训中,卢医生详细讲解了意外摔伤、烫伤、扭伤等急症的正确处理方法,并重点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流程与使用要点。在实践环节,大家踊跃上台,在医师的专业指导下亲身体验急救技能,掌握了关键的操作技巧。
为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全体新生在校内开展了消防应急演练。随着警报声响起,各班同学在班主任指引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着指定路线迅速有序撤离,仅几分钟便全部抵达操场安全区域。消防员现场讲解灭火器使用原理,演示“提、拔、握、压”操作步骤,同学们分组上前实操,亲手扑灭模拟火源,直观掌握灭火技能。
国防教育虽已结束,但成长永不止步。这一周的经历将成为2025级新生高中生活的重要基石,助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青春正好,扬帆当时。2025级新生已经准备好,在民大附中这片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撰稿丨周兴阳 图片丨新闻中心 编辑丨杨礼嘉 校对丨史海博 责编丨李思琪 复审丨石燕霞 终审丨任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