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的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一场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想盛宴正悄然绽放。南京大学陈鹏飞教授携星河浩瀚而来,徐慨教授怀人生智慧而至,两位学者以“科学探路”与“选择导航”为经纬,在少年心中编织出探索未知、规划未来的成长图谱,让“民族情怀与科学精神交融”的育人初心,在秋日的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



“山的那边,是南大天文系的星光。”学生活动中心内,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以一句诗意的邀约拉开讲座序幕。陈教授用中英文顺口溜趣记八大行星,瞬间点燃全场对宇宙的好奇星火。他既指出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普通一员,也强调其作为生命源泉与古文明共同崇拜的独特意义。

这位从事太阳物理研究的学者没有止步于知识的传递,更在数据与故事的交织中,为学子展开科学探索的精神画卷:太阳不过是银河系千亿恒星中的普通一员,却因孕育生命、承载古文明信仰而成为宇宙中最特殊的星辰。陈教授将十七万年的光子旅程娓娓道来——从太阳核心到地球表面,那束穿越时空的光,既是科学的浪漫注脚,也是“认识渺小,方懂珍视”的人文箴言。



当谈及“日冕加热之谜”等未解科学命题时,陈教授眼中闪烁着求索者的热忱:“科学不是标准答案的集合,而是永不停歇的追问。”他将天体物理拉回生活现场:太阳风暴如何扰动地球磁场,黑子周期怎样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气候印记,让现场学子看见天文学不仅是星空的诗,更是守护家园的盾牌。

讲座尾声,他以精妙比喻升华主题,“在你的岗位上发光,就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将太阳核聚变升华为个人价值实现的哲学。当科学的严谨与哲学的深邃在此相遇,少年们仿佛看见: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星辰。



同一时刻,至真楼附三楼的会场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慨教授正以《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为题,为现场的同学们书写人生的导航指南。这位曾穿行于记者、广告人、央视评论员、大学教授等多重身份的智者,用亲身经历演绎“人生剧本的多元叙事”:从新闻现场的硝烟到三尺讲台的春风,从商业市场的浪潮到学术殿堂的沉静,他的每一次转身,都是对“坚守理想、不畏逆境、勇于试错”的生动诠释。



面对正处于人生规划关键期的学子,徐教授提出发人深省的“黄金三问”:“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理想做过哪些努力?”“如何证明你比别人更合适?”这三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跳出迷茫,深入思考未来方向。徐教授强调,真正的自信源于扎实的行动与积累,人生从不是单选题,而是在试错中绘制的成长地图。他鼓励大家拒绝自我设限、勇于挑战未知,要在无数可能性中,活成自己的光。

当科学的星辰与人生的航向在同一时空交汇,两场讲座如双翼齐飞,勾勒出民附“莲花品质教育”的深层肌理。在这里,“名家大师面对面”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精神的对话、灵魂的唤醒——陈教授让民附学子看见“仰望星空”的科学浪漫,徐教授则教会同学们“脚踏实地”的人生哲学;一个以宇宙尺度丈量人类文明的厚度,一个以生命体验诠释选择的重量。

当少年们带着对宇宙的好奇与对未来的笃定走出会场,我们仿佛看见:无数颗年轻的心脏,正以科学为眼、以理想为帆,在成长的星河里,驶向属于自己的璀璨航道。

云南民大附中教育集团将继续以思想为火种,以名家为灯塔,让每个民附少年都能在探索与选择中,书写“既见宇宙之大,亦见己身之明”的青春答卷。




图文丨李冬林、史海博   编辑丨周兴阳   校对丨袁从波  责编丨周兴阳   复审丨石燕霞   终审丨任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