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轮转,秋光正好。近日,云南民大附中教育集团以教育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迎来日本岩手县青少年代表团跨海而来,开启为期六日的研学交流之旅。作为东道主,学校精心擘画每一处细节,让两国青少年在沉浸式互动中叩击文化根脉、缔结真挚情谊,共同书写一段跨越山海的青春华章。这场以“共筑友谊之桥,同绘青春画卷”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不仅是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生动实践,更以“莲花品质教育”理念为基,为中日友好注入了温润而坚韧的青春力量。



为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民附学子的精神风貌,学校倾心筹备文艺欢迎汇演。李兴富校长在致辞中寄语:“教育为舟,载文化而通四海;青年为桥,跨山海以共未来。”他强调,云南民大附中教育集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期待与岩手县教育同仁深化课程共建、师生互访、文化体验等多元合作,共育具备跨文化理解力与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



岩手县青年代表团团长山田知弘先生亦动容回应,称此次访问是“跨越语言的心灵之约”,期待通过亲身体验,让两地青少年在文化碰撞中收获成长。



岩手县青少年代表佐藤亚衣流同学表示,期待与云南民大附中的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友谊、促进交流,同时也希望将日本及岩手县的美好风貌介绍给更多中国朋友。



随后,双方互赠纪念礼品并合影留念,将友好情谊凝结于方寸之间。

汇演现场,民附学子以艺为媒,绽放文化自信:白族霸王鞭舞以银饰叮当、彩绸翻飞之姿,尽展民族的灵动气韵;太极与武术表演则以刚柔相济之态,诠释中华武学“内外兼修”的千年底蕴。岩手县代表团亦献上诚意之作——传统歌舞古朴典雅,现代演绎活力四射,中日文化在舞台上交相辉映,掌声与赞叹声汇成跨越国界的共鸣。




演出落幕,两国青少年携手签名留念,并共赴非遗工坊体验手工之趣。在协作互动中,心与心的距离悄然拉近,欢声笑语中洋溢着跨越国界的真诚与热情。



笔墨无言,却能通心。在呈贡校区,中日师生围案而坐,于墨香氤氲中开启一场汉字文化的对话。我校赵勇军老师亲授笔墨之道,从执笔姿势到运笔韵律,细致讲解汉字“横平竖直”中蕴含的东方哲学。两国青少年共书文字,笔锋流转间,不仅传递着汉字的美学神韵,更凝结着“大道至简,天下大同”的文化共识。



随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内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巧夺天工的非遗展品,无声诉说着云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人文盛景。馆内讲解员为客人们讲述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民族智慧,让远道而来的朋友在行走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与包容。



为让代表团深度触摸云南的自然与人文肌理,学校精心设计“探源生命—邂逅非遗—对话自然”研学路线。在澄江化石馆,师生共同追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奥秘,感受地球演化的磅礴力量;漫步大理喜洲古镇,白族扎染的靛蓝与棉麻在指尖晕染,传统技艺的温度在协作中传递;登临大理古城墙,远眺苍山洱海,体悟“文献名邦”的历史积淀;穿行石林喀斯特地貌,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理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每一步行走,都是一次文化的浸润;每一次驻足,都是一场文明的对话。希望通过这样的研学实践,让日本青少年在“行万里路”中了解中国文化。



交流的尾声,是最动人的“家庭浸润”环节。岩手县青少年入住民附学子家庭,在两日的朝夕相处中,体验中国家庭的日常,感受人间烟火的温度。这段真实而温馨的相处,让跨国友谊在生活细节中悄然生根、绵延长存。



六日时光虽短,却如一粒种子,在两国青少年心中播下理解与友爱的希望。我们始终相信,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心灵的唤醒。此次与岩手县青少年的相遇,既是“莲花品质教育”理念的国际延伸——以“高洁、坚韧、包容”之姿共育时代新人,更是集团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坚实一步。



当青春与文化对话,当友谊跨越山海,我们坚信:今日之少年相遇,必能成就明日之世界大同。这场以心育情的交流,终将如滇池之水,温润绵长;如苍山之松,坚韧长青。学校亦将继续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让更多青年在文明互鉴中成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的力量。




图文丨史海博   编辑丨杨礼嘉   校对丨袁从波   责编丨周兴阳   复审丨石燕霞   终审丨任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