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教师们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夯实教育教学基础,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云南民大附属高中于8月18日开展岗前培训,围绕新课标改革、信息技术融合、班级管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等核心内容,为教师们搭建学习交流与能力提升的平台,打造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
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兴富在动员大会上指出,教师要保持学习敏锐度以应对教育变革,站稳课堂、关爱学生;要从常规课积累,探索个性化教育之路。希望老师们守教育初心立德铸魂,精专业本领启智润心,深耕讲台,共筑新程。
国家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研究员石芳老师指出,高考改革需强化育人导向,考察学生的共通性素养。同时不断推动学科融合,构建教育行动共同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黄丽君老师指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须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需求与兴趣,借助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推动课堂真正提质增效。
呈贡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孟杰老师分享了AI赋能教学教研优化成长的秘籍,他介绍了可承担智能辅导、学情跟踪等任务的智能体,为教学教研提供新支撑,全方位助力教师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
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兴富回顾了学校多年来砥砺深耕的发展历程,并强调要深化“莲花品质教育”内涵,从精准教学、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升质量,同时为教师明确专业成长路径,希望老师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激发专业生命活力,共同迎接挑战、再创辉煌。
教育集团(总校)党委书记杨庚西从四维度解析了教育家精神的六大方面,并阐明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希望全体教师以“莲花品质”正己,用“四立四提”赋能,在育人实践中守初心、育新人,在教育强国征程中献力量、谱新篇。
教育集团(总校)党委副书记杨珺琳系统阐述团队凝聚力的建设路径——要明确文化认同是凝聚力的根与魂、办学思想是文化认同的坐标系,以文化为帆、认同为桨,凝聚合力助力学校在教育征程上同心远航。
附属高中副校长马恩云明确总务处服务教育教学与师生、落实资产与场地管理等核心职责,并详解两校区生活保障服务点的消费流程和各类报销制度,以高效后勤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全方位保驾护航。
附属高中副校长刘益刚聚焦教师高效工作路径,详解与学生深度对话、学习AI工具等十件高回报率事项,并结合八个教学案例,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学效果的核心举措,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专业成长提供全面且精准的指导。
附属高中副校长孟德飞围绕云南民大附中“三年备考一体化”路径优化展开分享,提出三大核心路径:以顶层设计聚焦质量领导力,以五育融合开展高品质学生活动,以教科研精神打造教师团队,全方位为备考提质与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附属高中副校长王怀成强调,教师需以终身学习为基,以阅读启智,同时顺应成长节律,读懂学生,以教师个体专业智慧的提升,打破团队建设瓶颈,实现教育教学与团队发展的双向突破。
附属高中党总支委员潘得波表示,年级组建设要以“人连事推”为本质,建设“支部+年级组”架构,践行多思维模式;年级规划要从团队建设、制度完善等六方面推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多方发展,提升年级管理质量。
英语学科发展中心主任高芳从学科集体智慧的凝聚方法和实践关键方面展开分享。她强调,在实践中,需注重抓规范落实、平衡个体与集体、持续迭代优化,让集体智慧的根系向下扎稳,学科发展的枝干才能向上生长。
高2025级年级副主任张昌盛分析高一新生特点与德育需求后,提出日常规范管理、特殊事项管控等各方面的系统性实施策略,帮助新教师们通过多维度举措助力新生适应环境、培养良好习惯,夯实德育育人根基。
高2025级年级副主任李晗提出,要制定广泛认可的班规,树立学生集体意识;用细节传递关爱、以规矩约束行为、靠细致排查问题、凭勤快强化管理;提前沟通、明确目标,凝聚家校育人合力。
附属高中教师侯福强系统阐述命题对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针对教师命题存在“三重脱节”、时间精力短缺等困境给出作业五阶训练法、考试四步进阶法等实践路径,为老师们实现教学减负增效与育人价值提升提供参考。
附属高中教师杨雪微以“AI赋能教学、评测、评价一体化”为题开展分享,教师们可以借助AI优化微课设计,实现教学效果量化与迭代,助力教学从“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服务,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党政办主任石燕霞详解各制度的具体规则与要求,为教师职业发展搭建清晰规范的制度框架,从职业保障、成长路径、权益规范等多维度护航,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
教科室主任周姝针对学校教师评优树先、学科竞赛、课题申报三类核心工作进行系统解读,并强调教师个人努力与学校平台的相互成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路径指引。
德育处主任李世宏阐述了学校“德育引领+安全保障”双线工作体系,聚焦法治与认同,明确教师需掌握的法规制度,为老师们开展德育与安全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教务处主任李晓东系统解读学校的履职考核流程,并倡议教师们做“有目标、有路径、有温度、有故事”的“四有”教师,以规范考核引导教师专业提升,助力学校发展。
经过对教师们在培训期间的参与度、学习成效、实践表现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本次岗前培训中共评选出10名优秀学员,杨庚西书记为他们颁发奖状。
陆娇娇老师联系个人教育历程,阐述在此次岗前培训中汲取的成长力量,并明确未来以赤诚、谦逊与专业践行“有生命温度的教育”的愿景。
赵二阳老师分享了在培训中的几点感悟并表示,将内化所学、终身学习、勇于创新,以热忱与专业投入教学,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成长。
李元通老师结合《论语》智慧,提出高一与高三教学形成闭环,以空杯心态接纳新方法,借技术赋能与终身学习拓展教育新视野,探索AI与学科教学融合。
贺珉老师围绕“勘探·深耕·筑梦”三个阶段总结育人经验,要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和新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引,锤炼育人技艺,为教育教学实践明晰路径。
李兴富校长在闭幕式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各位专家、老师们在此次岗前培训中的指导与分享,也为老师们的未来成长提出具体方向:要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培育,也要以任务驱动成长,更要在AI融入教育的当下互补增益。希望老师们构建自我修养机制,让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以师者担当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此次岗前培训既是教师们融入学校教育生态的起点,更是学校深化强师战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开端。云南民大附属高中将持续以数智化转型为契机,为教师搭建实践探索的舞台,助力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改革中锤炼本领,在智智共生中提升素养,共同书写民附教育品质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双向成就的新篇章。
撰稿丨杨礼嘉 图片丨史海博 编辑丨杨礼嘉 校对丨袁从波 责编丨李思琪 复审丨石燕霞 终审丨任重殊